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

中國真的需要工匠精神嗎 : 長期戰爭取勝的關鍵不是質量,而是數量


中國真的需要工匠精神嗎

2016/12/28
       村山宏:據説「工匠精神」被選為2016年的中文流行語。為提高中國製造業的質量,大家就該不該參考日本工匠精神, 不追求眼前利益、將責任和靈魂融入製造産品這一話題進行了一年的熱烈討論。可是工匠精神從日本人的角度來看並不見得都是十全十美的職業道德。這次筆者以虛構的形式, 把工匠精神分成贊成派和反對派兩種意見討論,看一看工匠精神的利弊。


  專欄-日本人小聲説


  英語是非得要學的嗎?(下)

  英語是非得要學的嗎?(上)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侵華史與川普

  不能把字幕組當英雄

  
中國和日本,究竟誰欺軟怕硬?

  
愚蠢的皇帝

  
中國與日本的GDP誤解

  
大國為何難以發展

  
鮫島敬治先生之謎

  
日本人的英語水平為何比中國人差?
  日本總想侵吞中國嗎

  
中國人真的關心政治嗎?

  
提防「壽司警察」和「餃子警察」

  
中國和日本國力何時出現逆轉
  日本為何不服中國?

  
我是「賣國賊」

  
日本人就是中國人?

  
日經收購FT陰謀論真是夠了

  媒體是中日關係惡化的元兇?

  安倍很壞,但日本人不壞?

  不排隊的國家沒有資格談愛國

 
  》》》更多
      工匠派:「前幾天我看到一個有關介紹鮪魚經紀人的日本電視節目, 這個經紀人做了幾十年的鮪魚買賣。或許是一直在海鮮市場參加拍賣以及觀察鮪魚的形狀和肉質, 因此只要稍微摸一下切下來的尾巴他就能了解整體鮪魚的質量。這個經紀人選出的鮪魚質量絕對有保證,因此超一流的壽司店也可以放心地買回去。不僅僅是鮪魚,還有帶魚和河豚什麼的,每一種魚都有超級進貨經紀人。這些經紀人在市場購買海鮮水産後決定批發價格再賣給餐廳。日本壽司之所以好吃不僅僅是因為壽司手藝人技巧高,還有捕魚業者,運輸人員,經紀人等相關專業人士秉持工匠精神,進行專業而精緻的分類及保鮮。工作並不只是為了賺錢,對他們來説製造出色産品的喜悅更為重要。因為只有製造出色産品才能最終變成錢。即使不尋求眼前利益,今天的日本也富裕起來了。希望中國能向日本學習這種工作態度。

      非工匠派:那種做法只會導致日本經濟低迷。經紀人這樣的職業在現代網路時代已經根本用不著。海鮮水産可以通過網路拍賣決定價格,之後再從港口直接運到消費地就行了。這種方法能更有效地把商品運給消費者,成本節省了,價格也下降了。有9成的消費者是可以接受普通水平的質量和價格的。只有極少部分人想要尋求質量好的鮪魚和高級壽司。為了這些極少數富人的需求不需要經紀人這種制度。總而言之日本人總是想深入探尋,甚至過分地研究事物, 但不要忘記徹底鑽研是要花費很多時間和金錢的。你知不知道日本服務業的勞動生産率只有美國的5成左右? 也就是説, 日本人做跟美國人同樣的服務竟需要兩倍的勞動力,或兩倍的時間。因為要把高成本轉嫁給消費價格, 所以日本的服務行業價格變得非常昂貴。這種做法不利於國際競爭,企業也賺不到多少錢。

      工匠派:你的這種反駁常常可以聽到。不過價格高又有什麼不好? 日本人對精緻的商品和專業服務感到滿意,也願意支付其相應的價格。你有沒有去過美國的餐廳? 不但味道不好,沒有什麼服務熱情,也不去考慮飯菜對健康好不好。工作效率當然是好極了,工作細節都是手冊化,新來的員工也能做到。這也是美國服務業雇用工資便宜的非法移民能夠獲得大利的原因。這樣或許有利於製作漂亮的公司財務表,擴大國家GDP的數字, 不過獲大利的想法能不能産生真正的價值呢? 顧客真的就滿意了嗎? 所以美國的汽車産業和家電産業都不行了嘛。成為工匠需要花費時間, 購買工匠製造的質量好的産品和服務,當然需要支付相應的價格。



中國真的需要工匠精神嗎

2016/12/28
       非工匠派:雖然這種做法在跟日本同樣經濟高度發展的國家進行或許是可行的,但在發展中國家不太可能。這個世界上沒有幾個消費者會像日本人那樣願意花錢購買精緻的東西和一流的服務。日本電器公司夏普的失敗就是個好例子。這家公司在液晶的研究領域裏位於世界一流,在日本説起液晶平板電視機指的就是夏普。夏普建設了最先進的工廠,不久卻陷入了嚴重的經營危機,終被台灣的鴻海精密工業收購了。全世界能夠購買高價、高質量電視機的人是很有限的。跟韓國製造、中國製造的電視機一樣, 質量略優但價格合理的産品才會受到歡迎。夏普對研究開發投入大量經費,卻並沒有關心銷售這一塊。我討厭工匠精神這個詞。要是能夠學習日本産業文化的話, 我更喜歡顧客是上帝這種説法。市場經濟中能否暢銷商品是最重要的。盡力製造的産品不能暢銷就沒有意義了。只有手藝人的自我滿足是行不通的。傾聽市場的聲音變得越加不容忽視。建立能夠為消費者快速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務的技術及制度是極為重要的。



      工匠派:這種顧客至上主義讓手藝人失去動力, 阻礙産業發展。除非手藝人自己有足夠的自信並堅持苦心創意, 否則不會産生創新技術。只按照顧客的需求製造産品, 你覺得這有意思嗎?手藝人支撐一個國家的發展,經濟成長取決於如何讓手藝人發揮創意。手藝人不被尊重的國家肯定會走向衰退之路。18世紀後半期英國在工業革命方面取得成功,産業資本家發了一筆大財。這之後呢,這些發了財的富人不怎麼重視自己國家的製造業,傾向於向印度等殖民地投資賺錢。法國也走了相同的道路。法國有裝飾品加工等出色的手工技術, 不過法國資本家富起來之後, 也選擇了對俄羅斯進行投資而發展本國經濟。在英法那樣的階級社會, 手藝人也就是産業推動者不一定受到尊敬。此後,法國因俄羅斯革命失去了投資的資金,英國也因印度獨立失去了財富之源。回過頭來再看看德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的手藝人一直受到尊重,工匠精神也一直得以維持。因此即使戰爭輸掉了他們的經濟也能馬上復甦。原因是生存下來的手藝人和製造業者,這些擁有工匠精神的人們製造出了精緻的産品。

       非工匠派:哈哈哈。這就是為什麼德國和日本輸掉了戰爭。工匠精神的意思就是在很長的期間一直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面,對不對? 總而言之工匠精神指的是一種又頑固又不靈活的意識形態。正是由於德國人和日本人思維不靈活的國民性導致發動戰爭,直到兩國的國土徹底被破摧毀才投降。德國陸軍的虎式坦克,日本海軍的零式戰機被視為傑作, 在戰爭初期大發威力, 不過它們最後沒能取勝蘇聯陸軍和美國海軍。蘇聯利用計劃經濟體制大量製造坦克,美國也利用巨大企業大量生産飛機。長期戰爭取勝的關鍵不是質量,而是數量。另外,今後的社會已不會是一個相互競爭製造業精緻與否的時代。現在已經有了3D列印機。只要有設計圖紙即使不用人也能夠製造出精緻産品。機器人和人工智慧能夠代替人類製造産品。我認為今後産業社會不應該只鑽研一樣事物,而應該致力於如何發揮整體作用。雖然美國蘋果公司沒有製造産品, 但這家公司收集了全世界的零部件,讓台灣的鴻海公司在中國組裝電腦和手機。蘋果公司與其説是製造精緻的零部件,不如説是設計讓消費者如何享受網路音樂和動畫的整體系統。

 工匠派:是嗎? 蘋果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是日本傳統美感的愛好者, 受到日本美學的影響。蘋果産品簡練的設計便是日本美術本身。工匠精神在機器人時代也會有用。除非開發出超過人類頭腦的人工智慧,否則不會出現超越人類的創造性。通過不斷的失敗和改良,人類創造有想像力的獨特産品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擁有人類同等能力的人工智慧創造産品也同樣需要失敗和改良,花費跟人類相同的時間。現在的中國製造業又如何呢? 因成本過高而遇到了困難。不管是工業還是服務業, 中國都要提升附加價值,沒有時間坐等超越人類的人工智慧發明。因此領導層打算用工匠精神這個詞來啟發工商界。你這個不了解中國現況的人別插嘴。

       非工匠派:我這樣説也是為中國好。不遠的將來因少子老齡化中國也將遇到勞動力嚴重缺乏。在這種情況下花很長時間培養工匠純屬非效率。今後要做的應該是生産和服務的自動化。未來中國少數年輕人口一定要撫養人數眾多的老年人口不可。提高勞動生産率是燃眉之急。不要仿傚日本的工匠精神。在人口減少的國家實現以製造業為核心發展産業是不簡單的事情。中國將不得不向年輕人口眾多的印度、中東和非洲投資,靠收益吃飯。日本人喜歡愚蠢地把精力集中在一個事物上, 而中國人則擅長靈活地應對事物變化。考慮到國民性,中國不應該走向像日本和德國那樣的製造業強國的道路,更適合發展英美式的投資大國。我建議中國儘快完善金融制度的改革。現在採取的限制資本移動匯率穩定的政策有利於製造業和貿易而不利於國外投資和融資。應該快速推進金融改革,讓中國人也能自由地跟國外進行金錢交易,使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中國現在所需要的經濟口號不是工匠精神而應是全面的金融改革。

        親愛的讀者們,這個虛構的討論怎麼樣?任何事情都會有正面和反面,也就是説什麼樣的政策都會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沒有比判斷政策好壞和正確決定政策更難的事情。為了私利私欲,或是迎合大眾,即便知道政策有不好的一面, 政治家也還是會採用這個政策。現在出現了一種極端的意見,提議為避免政治家的主觀意識應由人工智慧來決定政策。

      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村山宏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李東生:大量生産已經行不通

2016/03/18
        中國在兩會期間公佈力爭2020年之前實現年平均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長」的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為了保持增長,産業升級成為刻不容緩的課題。(注:本文由日語原稿翻譯而成)

  記者:您如何看待中國經濟的現狀?

  李東生:中國大部分企業已開始面臨非常困難的局面。TCL去年曾預計收入增長18%,但結果僅增長約5%。在(製造業集中的)廣東省,自去年下半年起,相繼有企業陷入破産。我的感覺是,與2008年雷曼危機時相比,目前的中國經濟更加嚴峻。

李東生
      記者:有哪些打開局面的舉措?


  李東生:中國企業只能通過技術革新推進改革。例如TCL去年在世界範圍內銷售了8300萬部手機。僅從銷量來看,可能排在世界第5位或第6位。但是,大部分為中低價位産品,與美國蘋果難以相比。也就是説,中國企業的技術實力與已開發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記者:將如何實現技術革新?

  李東生:為什麼中國人特意跑到日本那麼大量買馬桶蓋呢?或許不是因為中國企業無法生産那種商品。換言之,中國企業自主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能力較弱,同時商品策劃力仍然低下。

  記者:將如何改變?

  李東生:僅僅是大量生産的以往思路已經行不通。在企業內部培養精心製造産品的「工匠精神」是今後必不可少的。日本和德國具有對産品精益求精、認真改進産品的企業文化。這一點在形成差異化、打造品牌方面非常重要。這方面有所欠缺的中國産品很難在海外高價銷售。

      記者:快速的工資上漲也成為中國企業面對的課題。

       李東生:回顧最近數年來的中國,工資上漲速度一直超過勞動生産效率的提高。最低工資不需要每年都提高,應該合理作出判斷,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快速的工資上漲將給企業競爭力帶來負面影響。今後的中國或需要對提高工資採取慎重態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